從藝術創作者的角度,從北投出發,我們可以如何想像?
想像早年平埔族群與商人貿易、漢人移墾與統治者的交流互動?想像番仔厝已經消失的地形地貌?想像火山與我們的關係?想像的過程,有學科知識界線的打破與開啟,有上山下海的身體感知,有跨領域的交流與激盪。
講者梁廷毓將分享他在藝術領域的長期思考與探問,以及從個人到團隊的拓展路線。一方面以自身2016年起,參與北投保德宮的活動、事務、書寫、影像實踐與創作為分享的面向,思考藝術作為一種軟性族群、文化運動的潛能;另一方面,也分享近年來參與「引爆火山工程」藝術團隊的調研以及創作過程,透過北臺灣大屯火山群及外海的火山群島、族群與歷史敘事,從科學/非科學之間的知識生產與社會展演形式,探索一種「地理藝術」的實踐路徑。
〈免費講座〉邀請舊雨新知一起來參加!
關鍵字:
北投番仔厝保德宮、大屯火山群、引爆火山工程、負地理學、地理藝術、人類世、當代藝術社會實踐。
------
延伸閱讀:
梁廷毓,〈番仔王爺信仰中的原漢互動關係:以北投保德宮的凱達格蘭潘姓家族為例〉,原住民族文獻,40期(2019年12月)。取自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474。
梁廷毓,〈從地圖看:北投社保德宮的信仰與遷徙〉,《巫地北投:一個生態文史走讀》。台北市: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2020,頁40-46。取自https://issuu.com/kipatauwart/docs/____________2021-final_redu。
梁廷毓,〈島民與火山:我們該如何共存〉,《巫地北投:一個生態文史走讀》。台北市: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2020,頁72-81。https://issuu.com/kipatauwart/docs/____________2021-final_redu。
梁廷毓、許博彥、盧均展、盧冠宏(2023)。負地理學:朝向一種地理藝術的實踐。地理學報。106期,頁115-144。取自https://www.geog.ntu.edu.tw/images/journal1/G106-06.pdf。
「引爆火山工程」相關影片介紹:
2021 CREATORS 工作室開箱 | 引爆火山工程(4:53)
影片發佈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cWqxjyzY2U「2022 CREATORS計畫」引爆火山工程_跨島際的科幻:焱嶼、幽浮學與火山科學的
跨域共作與創研計畫| 引爆火山工程(1:34)
影片發佈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J-FPSD_knw未記持(bē-kì-tit)(基隆美術館開館展)藝術家訪談|引爆火山工程(1:16)
影片發佈者:水谷藝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awUrT1rkVI&t=6s
------
主辦單位:森人
贊助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