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line EventMusic

《耳中手顫 鐵汁黑暗》大友良英、Chris Pitsiokos台北公演

1,987
47
2024.09.14 (Sat) 20:00 - 23:00 (GMT+8)Add To Calendar

本次活動與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合作,舉辦於C-Lab立體聲場。

本次演出由日本當代最重要的實驗音樂家大友良英與他近年的合作夥伴Chris Pitsiokos來台演出,大友良英師承日本第一代自由爵士吉他大師”高柳昌行”,自1990年代組建實驗樂隊”Ground Zero”以來,即成為日本實驗音樂最受矚目人物,於即興吉他演出之外,大友良英也將唱盤主義(turntablism)帶入實驗音樂範疇中,拼貼取樣來源從爵士樂至文化大革命時期樣板戲,其創作跨越了爵士樂、搖滾樂、自由即興音樂及噪音,本次兩人也將與台灣樂手一同演出,給予台灣聽眾更多嶄新的聲音體驗。

Offline Event

After registration, simply show your ticket from the ACCUPASS App for quick entry.

Entry rules are primarily set by the event organizer.

How to Collect Tickets?
Event Introduction

日本當代最重要的實驗音樂家大友良英與他近年的合作夥伴Chris Pitsiokos來台演出!

日期:2024 年 9 月 14 日(六)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C-LAB 立體聲場

時間:19:45 入場 / 20:00 開演

演出者介紹:


大友良英
日本當代最重要的實驗音樂家大友良英,師承日本第一代自由爵士吉他大師”高柳昌行”,自1990年代組建實驗樂隊”Ground Zero”以來,即成為日本實驗音樂最受矚目人物,於即興吉他演出之外,大友良英也將唱盤主義(turntablism)帶入實驗音樂範疇中,拼貼取樣來源從爵士樂至文化大革命時期樣板戲,其創作跨越了爵士樂、搖滾樂、自由即興音樂及噪音,Ground Zero於1998解散後,樂團成員至今皆成為了國際上重要的自由即興音樂家,成員散居德國、日本,之後,大友良英另組樂團ONJQ(Otomo Yoshihide’s New Jazz Quintet),近年出版自傳《我成長的音樂時代》,亦跨足電影,影集配樂如晨間劇《小海女》、《漫長的告別》、《韋駝天》......等。大友至今與無數位爵士樂、即興音樂的傳奇音樂家合作。
 

Chris Pitsiokos
1990出生於紐約,現居柏林的即興薩克斯風演奏者,Pitsiokos並不在意自己的音樂演奏類型,舉凡噪音、即興、自由爵士、極微音樂、藝術搖滾皆為他的音樂養分之一,Chris努力開發各種不同的薩克斯風音色、語彙,主導或參與三十多張專輯發行,自2018年開始與大友良英巡迴演出。

Jyun-Ao Caesar 
Jyun-Ao Caesar的音樂靈感來自Eric Cordier與大友良英,或許可以簡略地總結成一種「姚大鈞泛具象音樂論」的創作實踐。他在訊號處理、類比放大與田野錄音的經驗以及他對時空的知識,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他的演奏方式。近幾年來尋找著適合與他的吉他互動的機材,這些器材允許他即時地
控制變化的參數並佈局聲音的幻象位置,並透過這樣的方式掌握著自己的演奏,在確定性與即興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

https://www.youtube.com/user/jyalin/videos

https://soundcloud.com/carquois42


丁啟佑
台北人,興趣於舞曲、電腦音樂和田野錄音,近年活躍於電聲語音場的實驗和創作,使用筆電為發聲工具,並嘗試摸索軟體程式與現場演出間的關係,擅長做現場聲音的即時互動。


楊智宇(金含)
來自屏東東港,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做噪音。覺得做噪音是很開心的事情。喜歡吃吃喝喝,喜歡買唱片。目前的目標是想做出讓人開心的噪音,可是還沒成功。
自2022年與楊雨樵組成噪音人聲二人組合”金含”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sTG2iHRl5nXLZ1QfG2kQ

https://youtu.be/3D6f6waa4XQ

楊雨樵(金含)
喜歡散步,喜歡樹的屍骨。專職為口頭傳統民間譚(oral tradition folktale)的口頭表演藝術家,並從事口傳文學、戲劇與電影的敘事學、故事詩學與比較故事學研究,定期舉辦「世界民間譚」展演式講座。曾修習鋼琴與聲樂,除舉辦獨奏會外,亦多次參與兩廳院歌劇製作及其他音樂會之獨唱演出。2017 融合聲樂、自由即興與口頭表演藝術,展開《聲熔質變——Anamorphosis & Anatexis》與《詩(屍)術流散——Necromantia dispersus》系列的實驗聲響演出,並曾受邀參與「時間另類指南」、「失聲祭」、「南方以南」、「台東聲音藝術節」等展覽與表演活動。2023 年獲國藝會補助,赴法國巴黎與長笛演奏家周少葳演出專輯《[砅]:聲音、民間 譚、影像》系列音樂會。另從事靜態展覽作品製作,參與 TKG+ projects與其他聯展。自 2019 起,擔任高雄市電影館講師與衛武營劇場體驗教育計畫業師至今。個人著作,包含甲骨文異譚《藝》、《易》、《一》等,文字散見於國藝會線上誌、Artalks、Giloo 紀實影音、Bios Monthly等線上平台,以及《幼獅文藝》與《MUZIK》等紙本刊物,並出版聲成像詩集《肸蠁》(2023, Feb)。自2022 五月開始積極運用 AI 協作製作實驗性作品,與 Midjourney AI 協作出版漫畫《鵲之終末的目擊者》(2022, May),並於《幼獅文藝》刊登多篇 AI 協作的文學作品,如《AI之味》(2022, Dec)等。

 

Anteng Tsai
近灰畫室繪圖員

「聽的時候我看到畫面。」

這是某一回演出結束Dino告訴我的,而後也陸續收到幾次類似的分享。

畫面的產生若是能繞過聽覺,或者不透過聽覺,而是聲音形成類似團狀物後直接產生在眼前呢?最近有了這樣的疑問,不過心想若不細究,僅是把疑問存在操作中,會是蠻有趣的選擇吧。

https://soundcloud.com/chxfwrlyktek



票價:預售800/現場1000

主辦單位:

先行一車

合辦單位:

C-LAB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注意事項:
*本次表演為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之聲倘藝術節節目之一,請於同一空間先前節目結束後再入場
**9/15大友良英與Chris Pitsiokos於REVOLVER Livehouse演出僅售現場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