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line EventArtsMusic

【聚.沙龍】時代裡的文化人——解嚴36週年講座系列1(朱宥勳、葉佳龍、李泳泉、蕭渥廷、洪芳怡)

837
17
2023.07.14 (Fri) 19:30 - 08.25 (Fri) 21:00 (GMT+8)Add To Calendar
1949年5月19日,台灣進入戒嚴時期,直至1987年7月15日解嚴。長達38年的戒嚴時代裡,台灣的文化人們有著什麼樣的面貌?又誕生哪些作品? 「時代裡的文化人們——台灣解嚴36週年講座特企」是奎府聚書店的首波【聚.沙龍】系列活動,將從7月14日開始的隔週五晚上,從文學、漫畫、舞蹈、音樂、電影、美術、建築等領域邀請講者,透過相對應的書籍、紀錄片與議題,與讀者一起重新認識當年的文化人們。

Offline Event

After registration, simply show your ticket from the ACCUPASS App for quick entry.

Entry rules are primarily set by the event organizer.

How to Collect Tickets?
Event Introduction

1949年5月19日,台灣進入戒嚴時期,直至1987年7月15日解嚴。長達38年的戒嚴時代裡,台灣的文化人們有著什麼樣的面貌?又誕生哪些作品?為什麼在解嚴36週年後,我們仍需要回望?

請讓我們引述首場講座講者朱宥勳在《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裡的文字:「我希望可以在這系列文章裡,讓文學讀者重新認識台灣的作家前輩,認識他們的精神、意志與勇氣;我也希望可以稍微讓非文學讀者感受到,就算你未必嗜讀文學作品,這些人本身的生命故事,及其對世界的熱情與執著,都有如小說一樣精彩。」

時代裡的文化人——解嚴36週年講座特企」是奎府聚書店的首波「聚.沙龍」活動,將從7月14日開始的隔週五晚上,從文學、漫畫、舞蹈、音樂、電影、美術、建築......等領域邀請講者,透過相對應的書籍、紀錄片與議題,與讀者一起重新認識當年文化人。

 


場次1:【文學】走在刀鋒邊緣的四種方法:戒嚴時期的文學團體

◆ 時間:2023/7/14(五) 19:30-21:00

◆ 講者:朱宥勳(作家)

◆ 地點:奎府聚書店(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1巷5號1樓)

此系列第一場講座由作家朱宥勳主講,講題為「走在刀鋒邊緣的四種方法:戒嚴時期的文學團體」。

承自《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 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一書脈絡,朱宥勳將以台灣戒嚴時期的四個文學團體的活動作為主軸,包括「文友通訊」、「現代文學」、「文季」、「神州詩社」等,討論文學社群如何在戒嚴時代面對政治高壓,以自己的方式與官方體制周旋。以及,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人們喜歡或不喜歡什麼,而這些團體又走向哪些不同的命運。

在這場講座中,朱宥勳同也會講述三十多年的戒嚴時期裡,台灣有哪些不同的文學立場。

講座對應書單:《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

 

場次2:【漫畫】成為《諸葛四郎》漫畫家之前——我的父親葉宏甲

◆ 時間:2023/7/28(五) 19:30-21:00

◆ 講者:葉佳龍(諸葛四郎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 地點:奎府聚書店(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1巷5號1樓)

漫畫《諸葛四郎》在1960年代曾讓全台為之瘋狂,也是戒嚴年代裡特殊的常民娛樂風景。但漫畫家葉宏甲在開始連載《諸葛四郎》前,他是怎麼成為漫畫家的?

他曾和漫畫同好陳家鵬、洪朝明、王花等合組「新高漫畫集團」,被稱為四大金剛,1945年時又與夥伴們創辦《新新》雜誌,內容包括小說、詩、散文時評,漫畫和自由論壇。直到1956年,葉宏甲畫下兩顆包子頭的諸葛四郎,個性堅毅且充滿俠氣的諸葛四郎,是當時漫畫圈裡少見的台灣英雄漫畫。

本場次邀請諸葛四郎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葉宏甲長子葉佳龍主講,他將帶來這些年尋訪歷史紀錄與文獻,與讀者一起了解「成為漫畫家之前的葉宏甲」以及《諸葛四郎》的故事。

講座對應書單:《諸葛四郎》漫畫

 

場次3:【舞蹈】創作如何成為「反抗的姿態」——舞蹈家蔡瑞月

*本場次播放紀錄片《月舞玫瑰》*

◆ 時間:2023/8/11(五) 19:30-21:00

◆ 講者:蕭渥廷(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李泳泉(紀錄片研究工作者)

◆ 地點:奎府聚書店(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1巷5號1樓)

在白色恐怖時代,舞蹈家蔡瑞月與夫婿雷石榆先後被捕入獄、坐過三年黑牢。出獄後,於1953年在台北市中山北路開設「蔡瑞月舞蹈研究所」;曾先後在台灣各城市共開創七所舞蹈學校,為台灣舞蹈界扎下根基。蔡瑞月是台灣現代舞先驅,台北市政府古蹟審議委員會也尊她為「台灣戰後推廣現代舞之母」。 

本場次講座將播放蔡瑞月百年紀錄短片《月舞玫瑰》,邀請紀錄片研究者李泳泉主講,他將以蔡瑞月為鏡,舉國內外文學、藝術等方面的例子,探討面對壓迫而生的種種創作。師承蔡瑞月的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蕭渥廷也將從《浴火玫瑰:台灣現代舞先驅蔡瑞月口述》一書出發,分享「玫瑰古蹟」如何不屈不撓地叩問 「轉型正義」的課題。

講座對應書單:《浴火玫瑰:台灣現代舞先驅蔡瑞月口述史》

 

場次4:【音樂】「您有一封來自文夏的私訊」

◆ 時間:2023/8/25(五) 19:30-21:00

◆ 講者:洪芳怡(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研究員)

◆ 地點:奎府聚書店(台北市大同區赤峰街41巷5號1樓)

單論教育部與警備總司令部在一九六○年春禁播禁唱的十五首歌曲中,文夏作品就佔十首。這位具有敏銳商業判斷力的音樂人不會不明白,他親自選歌、翻譯填詞、演唱的歌曲可能會讓自己和唱片公司惹得一身麻煩,但以他擇善固執的性格,一旦認定好歌,就沒有理由放棄。

文夏的演唱風格獨樹一幟,筆下的歌詞意象鮮明,處處散發懷舊與懷鄉的溫情的,是臺灣音樂史上把自己經營成首位流行天王,也是首位「樹大招風」的音樂人,展現出某種在音樂裡旁若無人、不受拘束的自由。在這場講座中,歷史錄音與流行音樂文化研究者洪芳怡也將探討文夏崛起的時代背景,並以唱片發展的角度,重新思考文夏的時代意義。

講座對應書單:《今夜來放送:那些不該被遺忘的臺語流行歌、音樂人與時代1946~1969》

 

優惠組合套票:場次一+二+三+四

◆售票時間至7/14(五)19:20截止


 

後續九月與十月,我們也會陸續洽邀電影、美術、建築等不同領域的講者,持續梳理戒嚴時期的文化樣貌。敬請鎖定奎府聚書店粉絲專頁~

奎府聚書店FB

奎府聚書店IG

※ 主辦單位保有隨時修改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

※ 如活動因氣候或其他因素暫停或變動,請依現場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