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line EventDesign

【 河作淡生新鮮事! 】2022淡海流動創生設計行動

2,005
21
2022.09.13 (Tue) 12:00 - 10.04 (Tue) 17:55 (GMT+8)Add To Calendar
5% Design Action
2022年,我們來到了「滬尾」—淡水!從淡水面臨的課題出發,「強力號召」各式身懷專業的跨領域人才,透過在地團隊、企業的能量與跨域設計師共創合作,一起來為「淡水」未來的發展翻轉思考、重新定義,拼構出與時俱進的地方創新發展行動藍圖!

Offline Event

After registration, simply show your ticket from the ACCUPASS App for quick entry.

Entry rules are primarily set by the event organizer.

How to Collect Tickets?
Event Introduction

淡水,舊稱滬尾,是個多元文化歷史與自然生態匯聚地,也是台灣最早開港的首站,沿著淡水河、公司田溪等流域,孕育著生命與生活風情。你知道嗎?目前新北最大也是唯一「農業休閒園區」就在淡水,淡水還有老街、古蹟,以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落日,映照出山海河交匯的風景。

 

2022年,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 開啟流動創生新篇章,來到了「滬尾」——淡水

 

隨著時代變遷,美好歷史與環境曾帶給人的感動,已漸漸流逝,淡海輕軌、淡江大橋到淡海新市鎮的發展,象徵著淡水新世代族群的參與,如何新舊融合與對話,並且延續文化歷史、產業特色與自然生態的足跡,讓更多新世代關注與理解,是淡水下一步要面對的挑戰。


 

【 河作淡生新鮮事 !】2022淡海流動創生行動

 

 | 計畫介紹 | 

本次行動,將透過跨領域開放式創新方式,探討淡海區域多元文化與歷史脈絡、產業特色與環境生態,透過與在地團隊共創梳理與了解所面臨的議題缺口,鼓勵社會設計師投入專業,重新設計與重新定義,為淡海帶來永續發展之創新機會點。


 

|行動方式|

1. 鼓勵在地居民、地方公私部門、在外地打拼/二地居的夥伴(跨域專才 /設計師/不同專業背景/學生)共同參與。

2. 以「開放式創新與設計」為核心、「服務設計」為策略方法,導入關於地方文化與產業的設計思考。

3. 預計組成6組跨領域團隊,進行走讀體驗與共創工作坊,導入在地團隊,以新的角度認識淡水,深入議題,找尋更多問題、需求與機會,打造永續發展新想像。

4. 團隊成果後續將與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5% Design Action持續進行資源媒合與輔導,有機會推動落實


 

|設計挑戰|

1. 永續X教育

教育是推動永續的基礎。整合淡水人文歷史、物產特色與環境生態知識底蘊,透過系統梳理提供適合下一代的教材工具,讓包含淡水地區國中小學生、新住民、台灣各地對於淡海文化生態有興趣者都能夠認識,並吸引更多人參與淡海創生教育推動。

>>如何透過教育建構對淡水的想像,有效打造淡海永續推動的循環圈。

---------

2. 農業X生活

淡水除了老街觀光產業外,其實三級農業體驗與淡海生活息息相關。農業區佔地約為淡水區面積2/3,以山區溪谷地形為主,保有豐富的自然、人文與農業生產景觀,是在地的重要資產。我們如何透過串連在地店家、居民參與體驗設計,提供來訪旅人與新世代認知屬於淡水的農業生活樣貌,讓珍貴的舊回憶融入新意,不斷傳承下去。

>> 如何重新思考淡水的產業價值,讓重要的資產得以被傳播並更為人所知?

---------

3. 跨域X平台

針對在地居民、在地組織、跨域資源人才等利害關係人建構「跨域創生平台」,透過線上線下的鏈結,有系統地累積知識、資源,並匯聚地方最新資訊,共同作為打開對外的「入口站」,並乘載淡水區域發展所需要的身心靈支持,增進更多在地認同及行動。

>> 如何讓淡水能量持續累積,並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對外入口?


 

|誰適合一起來|

1. 與淡水關係密切者,包含:正港在地淡水人、淡水從業人員與店家、淡海地區新移民、對淡水有特殊情感者(曾在淡水唸書或工作)。

2. 對淡水議題有興趣深度了解,包含:關注歷史文化者、環境生態實踐者、文化教育倡議者。

3. 願意為地方文化帶來可持續創新之專業人士/大專以上師生,背景包含:體驗/服務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商業/行銷/廣告設計、品牌行銷、旅遊/體驗活動企劃、數位/資訊設計等。

 \ 號召願意持續參與及關心淡水,並貢獻心力的有志之士!/


|為什麼你應該參加?|

  • 能深入了解淡水的現況與議題。
  • 能夠與關心淡水的在地團隊、跨界專業人士一同共創合作。
  • 實際參與社會設計、地方創生的機會。
  • 找到夥伴一起開創在地事業的機會。
  • 自己專業可以回饋地方和家鄉。
  • 可以有個浪漫、熱血的理由到淡水,重新認識淡水。

 

|計畫時程|

  • 共創工作坊I:2022/10/15(六)。全天,09:30-16:30
  • 共創工作坊II:2022/11/27(日)。全天,09:30-16:30
  • 成果發表會:2022/12/17(六)。半天,13:30-17:30


 

|報名時間與錄取名額|

  • 報名截止時間:即日起~2022/10/4 (二) 17:00前
  • 預計將募集30名跨領域夥伴,完成報名後將進行資格審查。
  • 審查重點:(1)參與動機說明、(2)專業背景說明、(3)社會議題參與經驗。

 

|報名事項|

1.報名者請確認可以全程參與,包含工作坊2場成果發表會1場

2.報名期間結束後,主辦單位將進行審查合適的夥伴。

3.收到錄取通知後,將收取$500保證金,活動結束後如全程參與,將退還保證金並頒發證書。

4.錄取名單公佈:2022/10/11 (一) 18:00前,以E-mail通知錄取。

5.本次活動住宿、交通等事宜將由行動家自理,並鼓勵深入地方挖掘議題。

6.報名即獲得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台 永續儲備行動家資格。


 

|注意事項|

  • 參與人及主辦單位原有之權利由各自所有。本次活動中的產出,包含但不限於參與人因參與本設計行動所產生之設計、著作及資料等,及本活動所產生的智慧財產權或衍生權利,參與人同意以主辦單位為權利人。參與人若有單獨發表、利用或使用於其職務之必要者,需與主辦單位協商並事前取得同意或授權,惟為達到本活動目的而為合理使用者,不在此限。
  • 主辦單位對「本流動創生行動」產生之成果均有攝影與推廣權,並得使用於本活動之成果發表、參與各項競賽、經驗分享、報告、活動宣傳及出版等用途,若有需要,並得引用、改寫、編輯、重製之。
  • 凡完成報名參加本活動者,即視為已充分瞭解本活動規則中之各項條款,且願意完全遵守本活動所述之各項規定。主辦單位保有最終審核、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若有任何更動或補充內容會在稍後日期發佈在為5% Design Action FB 粉絲專頁,恕不另行通知。
  • 本活動一切遵照政府公告防疫措施進行。

 

|主辦單位|

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台

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以「設計行動」之專案形式募集跨領域的設計師與專業人士,共同投入5%的業餘時間,將原本運用在企業創新上的專業知識與設計能力,貢獻於社會關鍵課題及挑戰之中。另一方面,專案過程也以「服務設計方法」為核心,串連與設計議題相關的公部門、NPO組織、私部門一起進行價值共創,找尋可能的創新機會與解決方案。

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關注的議題橫跨教育、健康、環境、經濟四大類,成立以來已有超過八千位設計師和專業人士投入,期待透過品牌所搭建起的設計平台,串連世界上各個角落的「設計行動家(Action Designers)」,都能更有效率、方法及資源地進行社會創新與價值共創工作,以創造可持續發展之社會創新影響力。

 

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

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於2017年成立,秉持創辦人林堉璘先生「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信念,以促進永續創新的台灣社會為願景,致力於賦能公益創新組織經營治理能力與培育優秀人才發展影響力。透過形塑利害關係人價值主張,有效傳遞正向影響力,期許每個人都可以無私的奉獻。


 

|聯絡資訊|
  

姓名:蕭伊舒/ Sue
信箱:hsiaoyishu@5designac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