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line EventLearningArts

☕️草山紅⛰️陽明山茶的故事,博士說書給你聽🍃

826
8
2021.11.05 (Fri) 19:00 - 21:00 (GMT+8)Add To Calendar
⛰️ 陽明山原來是一座被「茶」塑造的山 🍃 博士說書人實體活動再一發,仲秋夜邀請你來聽台灣史學者說故事 🎙️ 說一座山的故事,說一壺茶的故事,說茶如何為一座山帶來人與生命力,帶來全世界 🌎

Offline Event

After registration, simply show your ticket from the ACCUPASS App for quick entry.

Entry rules are primarily set by the event organizer.

How to Collect Tickets?
Event Introduction

🍭 來聽博士們喝茶說書☕️

⛰️台北有一座山⛰️ 山上有一片茶 🍃

草山,是陽明山過去的名稱。紅茶,則是大屯山區百年前重要的產物之一。這本名為《草山紅》的書,想和讀者們一起看看陽明山國家公園百年前的人文景觀。

因為「茶」,陽明山成為一座與世界相連結的山。

在陽明山上種植的茶,經過大稻埕、淡水外銷至歐美各國。日治時期,因應國際競爭,總督府推動茶產業轉型。陽明山本地茶農合資成立公司,購入機器,改變製程,甚至率先投入生產紅茶,開創榮景。戰後,臺茶繼續蓬勃發展,1970年代的巔峰時期,使得大屯山區出現製茶場林立的盛況。80年代的尾聲,國際出口減緩,島內市場右面臨中南部茶葉競爭,加上勞動人口流向製造業,陽明山的茶產業始步下歷史的舞台。

茶的歷史,其實也是人的歷史。人帶來了茶種和技術,人在茶裡建構了山的景觀。

大屯山原是平埔族活動空間,清代漸有福建泉州、漳州和廣東等地的移民向平埔族租地種茶。人群也帶來信仰,三芝的尪公信仰,三芝、淡水的九庄輪祀大道公,士林的合諴宮媽祖遶境,都與種茶密切相關。今天陽明山上的許多古道、橋樑,也是因應早年運茶需求而建造。茶產業讓多元族群共同生存在這片土地上,歷史上卻沒有發生過械鬥的紀錄。茶業塑造了陽明山的和平榮景,陽明山的人文地理。

🗞️ 政府・學者・書社三方合作🖊️ 寫台灣山與茶的歷史📜 

《草山紅》是一本歷史普及的書寫,由台灣史學者跨界的知識探索,出版成書,與一般讀者的對話。書的緣起是個很單純的問題——陽明山上有茶嗎?

幾年前,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開始研究天坪石屋群,疑惑地發現許多石屋以前是茶寮。「咦,陽明山有種茶?」在日常業務中浮出的小小問號,公務員們充滿好奇,委託台灣史學者陳志豪研究。

一個史學家,面對一個歷史問題,陳志豪首先調查歷史資料,找出檔案照片、契約——是的,陽明山上有茶!「一百五十年前,有個美國商人拍了一張大屯山區的照片,照片裡沒有自然美景,卻有滿山坡的茶園與茶農。」

不過,學者的企圖,不只是回答陽明山有茶;也要回答,陽明山有茶的意義是什麼?

「這些茶樹,並不是大屯山區的原生植物,它們其實是隨著中國沿海移民遷徙至大屯山區。」外國人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拍的茶園照片,反映的是他們先看到有茶園,才來發展產業——並非我們過去以為的外國人來買茶,台灣人才開始種茶,而是早在18 世紀就開始出現。「大屯溪古道上還有1870年修築的石板橋,是為了讓茶農跨過大屯溪時,茶葉不會碰到水而興建。」

今天,遊山的我們,仍然可以遇見野化的百年老茶樹,或發現石造的茶寮遺跡。我們腳下的步道,也是茶農、茶商往返的古道。那些因茶產業而生根的民間信仰也存續不絕。山裡,自然與人文的對話,仍然持續進行。

政府單位認真地對待歷史,專業的歷史學家接下疑問,最終由充滿熱情的出版社做出一本書,邀請大眾閱讀。這是屬於台灣的故事,是我們的山,我們的茶,也是我們的農與商,我們的公共歷史學。

💡 領書人:陳志豪(本書作者・臺師大臺史所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專長研究領域為清代臺灣史、歷史地理研究,以淺山丘陵地區的歷史變遷為題,著有《機會之庄:十九、二十世紀之際新竹關西地區之歷史變遷》、《清代北臺灣的移墾與「邊區」社會》等研究。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自2018年起,委託陳志豪帶領師大臺史所師生,進行清代、日治、戰後的陽明山地區茶產業調查研究。該計畫歷時兩年,結合史料研究、田野調查等工作,完成陽明山地區兩百年茶業史研究報告與影音成果。

為了向讀者大眾介紹陽明山的歷史與人文,陳志豪重新改寫過往的研究報告,將學術研究成果寫成《草山紅》這本面向大眾的公共史學著作。期望這段歷史的發掘,能帶領讀者們在走訪陽明山時,獲得更深刻的旅行體驗。
 

💡 特選書:《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 第一本有關陽明山茶產業史的專書,看見兩百年來陽明山茶產業變遷。
★ 了解今日陽明山人文地理,橋樑道路、住民記憶、民間信仰中茶產業的影響。
★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調查,歷經三年計畫研究成果。
★ 清代土地契約、商業紀錄,日治時期土地與產業調查報告,歷史資料詳盡。
★ 田野調查、訪問地方耆老,活生生的陽明山茶業史。
★ 出書有附圖,讀者可按圖索驥尋訪陽明山茶業遺跡。

如果你聽書後很喜歡,我們現場也備有書籍供售 😍

💡 活動流程:

18:45 開放入場 🍕🍰 ☕ 

19:00 引言 // 博士說書人團隊主持人 許菁芳博士(科技部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19:00 - 19:30 團團坐自我介紹 // 作者讀者路過者相見歡

19:30 - 20:30 史學家開講 // 陳志豪老師給你說說山與茶的故事 

20:30 - 21:00  問答討論時間 //  💬💬💬 

21:30 解散 // 明天爬山喝茶去 ⛰️☕

🎉 下班好去處 📚 聽書交朋友 🍺 

🎓 博士說書人是你最有智慧的社交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