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ine EventLearningBusiness

青年團小聚No.122 【聽專欄】領先全國最強歐盟碳稅費解讀與分析!企業碳管理超前部署第三講

617
4
2021.08.20 (Fri) 16:00 - 18:00 (GMT+8)Add To Calendar

【Online Event】After purchase completed, you can enter the live stream from the ticket page.

活動開始前請先安裝Teams應用程式

我是綠學院的Julia,我們日前剛推出企業碳管理系列小聚第一講,就收到一大包來自企業的問題,有因為不理解而產生的問題,也有片面理解的問題,還有因誤解而產生的問題,不管是哪一種問題,裡面都是滿滿的焦急。

Online Event

This is an online event, free from geographical limitations—enjoy the fun easily from anywhere!

活動開始前請先安裝Teams應用程式

Event Introduction

我是綠學院的Julia,我們日前剛推出企業碳管理系列小聚第一講,就收到一大包來自企業的問題,有因為不理解而產生的問題,也有片面理解的問題,還有因誤解而產生的問題,不管是哪一種問題,裡面都是滿滿的焦急。

 

碳中和、淨零排放的領域知識正在不停地更新及演化,如果你焦急,代表你在這市場已經是前13.5%的領先族群了,這是一個好現象!

 

例如,歐盟宣布碳邊境調整機制細則(CBAM),很多人從新聞裡看到中鋼明年(2022)第一季起外銷鋼材將跟他的客戶收取碳附加費,等於是把碳的成本加在售價上,轉嫁給客戶,塔塔鋼鐵歐洲也說每噸鋼材要收12歐元(約新台幣400元)碳附加費。對很多人來說這只是兩則新聞,但是你不一樣,你很焦急這整件事應該如何觀察,重點是什麼,對公司的影響是什麼,公司要如何因應。

 

你的焦急也許正是你領先競爭者的動力。這次小聚我將與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劉哲良搭檔,我們會更貼近企業的需求,只講白話不講官話,除了解讀與分析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細則對世界及對企業的影響之外,同時為你建構以下認知框架:

  1. 什麼是「外加性」?為什麼說買綠電可以抵範疇二的碳排放,但又有人說太陽能沒有外加性,所以綠電憑證沒有碳權,這兩種說法何者為真?企業應該買什麼?
  2. 歐盟的調整機制和臺灣的碳費,這兩者有什麼不同?這兩者以後會有交集之處嗎?
  3. 歐盟如何課徵呢?課徵的基礎是什麼,是計算組織的碳排還是產品的碳排?
  4. 碳權在法律上已經有清楚的定位了嗎?為什麼碳權需要法律上的定位?跟公司碳定價策略有關嗎?
  5. 企業碳中和的具體路徑規劃最優解是什麼?能不能單純一點,買足碳權就結案,不要搞東搞西?

 

歡迎參加過系列小聚第一講的你成為回頭客繼續參加,也歡迎所有公司的能管人員或環安衛人員、被國際品牌商要求的供應商、用電大戶立刻報名!

 

小聚前指定閱讀材料:

  1. 《我可以拿家裡屋頂太陽能的碳權去賣錢嗎?》
  2. 《買綠電不就碳中和了嗎,企業最近在緊張什麼?》
  3. 《企業被搞瘋了!生意這麼難做,還要繳碳費?》
  4. 《如何正確觀察《氣候變遷調適法》的修法重點?》
  5. 《碳如何定價?一噸100元太便宜,300元就合理?誰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