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當代專題講座
14:00-15:00
框架下的風月記憶 — 紅塵日記:那幾年我的樣子
胡錦筵
創作時不斷地思考自身與社會的連結,依循回到了故鄉,回到了母親身上。
當她的母親年華老去,隱身到城市的角落「小吃部」—那裡容納更多族群、文化的女性。希望能讓這個不被看見的族群,留下一些紀錄。
15:20-16:20
流動的空間饗宴 — 流動的饗宴
詹慧君
多年離鄉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開始感到自身身為客家人,卻對客家文化不甚熟悉。
試圖在劇場演出中呈現客家文化元素,讓更多非客籍的觀眾,對客家文化產生興趣;希望透過不同媒材的藝術形式,帶來不流於觀光式遊覽,而富有更深度文化意涵之藝術創作。
16:40-17:40
客家地圖游走 — 雙視線中的閱讀_漫走沙登新村
林欣誼
透過語言的角度察覺台灣與馬來西亞客家族群在「身份認同」議題上的差異性,深入馬來西亞新村的歷史背景與探討。
在村落中的民俗文化、日常生活觀察,以及在地文史資料館與人物訪談中,呈現台馬兩地當代「客家」文化相互交錯或重疊的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