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line EventArts

《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專題系列講座

3,263
74
2020.07.25 (Sat) 14:00 - 09.12 (Sat) 17:00 (GMT+8)Add To Calendar
建築的歷史,也是反映社會文化的歷史。忠泰美術館當期展覽《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透過引介戰後全球建築風潮的代表,讓我們理解當時社會的脈動是如何應對全球性的文化現象,並進而反思與理解。展期間,忠泰美術館以粗獷主義為核心舉辦展覽專題系列講座,邀請來自建築、文化及社會觀察等不同領域的學者以及本次參與工作坊的學生以三場系列講座,共同探討粗獷主義的本質以及其深遠的影響。

Offline Event

After registration, simply show your ticket from the ACCUPASS App for quick entry.

Entry rules are primarily set by the event organizer.

How to Collect Tickets?
Event Introduction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專題系列講座

建築的歷史,也是反映社會文化的歷史。忠泰美術館當期展覽《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透過引介戰後全球建築風潮的代表,讓我們理解當時社會的脈動是如何應對全球性的文化現象,並進而反思與理解。展期間,忠泰美術館以粗獷主義為核心舉辦展覽專題系列講座,邀請來自建築、文化及社會觀察等不同領域的學者以及本次參與工作坊的學生以三場系列講座,共同探討粗獷主義的本質以及其深遠的影響。

9/12(Sat.)系列講座三:Beyond Brutalism 超越粗獷主義

本次粗獷主義建築展特別與臺灣共六所大學建築系的師生共同合作,透過「建築教育工作坊」的形式,讓新一代的設計者,透過實踐與交流,更能理解過去國際建築的風潮是如何呼應城市與社會的脈動。而本講座將邀請已執業的建築師,從他們的觀察來分享粗獷主義對他們的意義與啟發,並透過提問與對談的方式,與年輕的建築學子們進行交流,共同探討粗獷主義帶來的影響與未來建築的樣貌。

  • 時間:2020年9月12日(六)14:00~17:10
  • 地點:忠泰講廳 台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7F(忠泰企業大樓7樓)
  • 免費參加,於8月17日(一)開始報名
  • 主持:孫啟榕 (中國科技⼤學建築系講師)
  • 與談:   林友寒(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主持建築師)、林柏陽 (林柏陽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陳冠帆(原型結構⼯程顧問有限公司 主持人)
  • 六校工作坊學生代表: 孫和謙(實踐⼤學建築設計學系)、張敏(淡江⼤學建築學系)、余和謙(中原⼤學建築學系)、江宜祐 許家豪(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王振豪 曾沁雅(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廖子寬 李朗丞(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7/25(Sat.)系列講座一:粗獷主義及其時代 (已結束)

粗獷主義所呈現的一種全球性文化現象,與當時的冷戰、電視機、搖滾樂、普普藝術、政治反抗運動、社會運動、學生運動同時出現,後續消費社會的崛起,都反映了二戰之後社會的需要,本場次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從多元的觀點來回顧粗獷主義的歷史脈絡與當代社會之間的關係。

  • 時間:2020年7月25日(六)14:00~17:30
  • 地點:忠泰講廳 台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7F(忠泰企業大樓7樓)
  • 主持:黃奕智(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張鐵志(VERSE雜誌社長暨總編輯)
  • 與談:王俊雄(本展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林一宏(國立臺灣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郭肇立(建築評論家)、張元茜(亞洲文化協會台灣基金會執行長)、張瑞昌 (中央通訊社社長)
  • 免費參加,即日起開始報名

 

8/15(Sat.)系列講座二:混凝土怪獸?清水混凝土的光與影(已結束)

本講座以探討混凝土的本質為中心,邀請以此材質設計創作之重要的建築師及營造專業者共同探討混凝土這項媒材的自然特性。建築師們是如何運用粗糙質樸的混凝土,創造出富饒光影變化的空間,而這樣的空間又如何與台灣社會的發展建立連結。混凝土真的是粗獷無比的城市巨獸,亦或者是早已成為我們日常風景裡的夥伴?

  • 時間:2020年8月15日(六)14:00~17:20
  • 地點:忠泰講廳 台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7F(忠泰企業大樓7樓)
  • 免費參加,於7月27日(一)開始報名
  • 主持: 龔書章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 講者: 沈國健 (姚仁喜 l 大元建築工場 合夥人)、廖明彬 (清水建築工坊 主持人)、黃聲遠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陳冠華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系主任)、楊家凱 (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注意事項

1. 本講座為免費參加,須預先上網報名(報名資料登記限本人參加,同一姓名不可重複報名。如代親友報名,敬請於報名資料上填寫實際參與者相關資訊)。
2. 現場不劃位,報到時間為13:30-13:50,逾時不保留,13:50開放現場候補入場。
3. 入場前,需量測體溫。若體溫超過37.5度,不予入場。
4. 入場前,需使用酒精清潔手部,並配戴口罩入場,講座過程中不得將口罩取下。
5. 資訊洽詢:richpeng@jutfoundation.org.tw 彭先生,聯絡電話:02-8772-6757#3521


 

 

 

 

 

 

 

 

《SOS 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

  •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 (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 參觀資訊|全票100元、優待票8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
  • 週三學生日|每週三憑學生證可當日單次免費參觀

序 / 忠泰美術館

建築,不僅能映照出城市的微觀鏡像,更能再現社會的時代性。換言之,建築的歷史,也就是社會的歷史。

自2013年忠泰基金會所舉辦的《代謝派未來都市展》,至2020年忠泰美術館籌劃的《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我們透過引介動盪時代下新興的前衛建築主義,企圖反映城市歷史與發展應有的多樣性;當時蔚為全球顯學的現代主義,由於世界局勢的動盪,開始面臨各種質問與反動的發聲。透過回溯與探究這些實驗性的建築思潮與實踐,人們得以窺見非單一論述,而是更立體的社會輪廓。

《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為首度對1950至1970年代全球粗獷主義建築的調查,並提出搶救保存的倡議。自2017年於德國建築博物館首度展出結束後,陸續巡迴至維也納(Vienna)、波琴(Bochum)及阿倫(Aalen)等城市,2020年首次跨出歐洲,於臺北展開亞洲首展。臺北展由忠泰美術館與德國建築博物館共同策劃,於原展覽的內容基礎上,強化臺灣的視角與論述,新增六件臺灣粗獷主義建築案例的研究;此外,為推廣臺灣建築教育的扎根,特別籌辦「建築教育工作坊」,與臺灣共六所大學建築系的師生共同合作,希望能讓下一代的設計、規劃與參與者,透過實踐與交流,啟發對於城市更多元向度的想像。

忠泰美術館做為臺灣首座聚焦「城市」與「未來」議題的美術館,透過本展,以建築運動的角度,強調多向敍事的城市學觀點,讓人們覺察與思考現今所處的城市從何影響而來,並對建築、城市與未來生活持續進行叩問。

  • 主辦單位|忠泰美術館、德國建築博物館

  • 策劃單位|忠泰美術館、德國建築博物館、烏斯坦羅特基金會

  •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中原大學建築學系、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銘傳大學建築學系、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臺灣現代建築學會
  • 文化夥伴|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誠品講堂、誠品人
  • 活動協力|明日咖啡 MOT CAFÉ
  • 指定住宿|天成文旅-華山町
  • 媒體協力 |實構築、La Vie、欣建築、Shopping Design、MOT TIMES 明日誌、非池中藝術網、BauNetz.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