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然未曾經驗的構法與材料、無法預知的現場構築與極度有限的經費與工作時間…如果像這樣經歷了一段習慣與經驗無法當作參考依據、如履薄冰的戰鬥時光,會有甚麼收穫?會有甚麼學習與成長?
X-Site是臺北市立美術館為了發揮並重塑廣場的公共性,同時開啟藝術與建築的連結,於2013年開始推動的臨時性建築空間裝置計畫。該計畫鼓勵提案團 隊關注全球環境議題,並以創新構築工法、材料運用及藝術表現等不同媒材提出回應,而蘇富源與邱裕文等兩位年輕建築師,是臺北市立美術館X-Site計畫第 一屆與第二屆的首獎得主。
從X-Site的概念發想、創作、競圖、材料的特質、基地條件、現場構築的施工性、人力的調派、與種種打破以往習慣的每一次例外,X-Site計畫短暫卻緊湊的現地構築給兩個年輕的首獎得主上了一堂重新認識建築的寶貴的課。
▌本次的建築小聚場,特別力邀兩位建築師,來與大家分享他們從X-Site計畫裡的學習,與無比寶貴的思考心得與體認。同時為了加強對談的廣度及深度,艾波同場也邀請了TADA「台灣藝術.設計與建築展演中心」的策展人之一楊宏祥建築師來與談主持。希望透過來回的精采對談,與各位朋友一起重新思考構築與創造的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X-site】
◆ X-site 第一屆首獎《邊緣地景》http://goo.gl/WfQjep
創作者:蘇富源+陳宣誠+任大賢
執行團隊:陳冠帆、王國信、吳緯鴻、郭振銓、朱亭璇、鍾孟穎、余敏慈、中原大學建築系
◆ X-site 第二屆首獎《未知的質域》http://goo.gl/CK3Awt
藝術家:共時書寫建築工作坊〈邱裕文X許偉倫〉
製作團隊:舒應雄、陳彥昇、任乙天、王文君、蔣馥聯、林佑丞、樓芃成、簡瑞穎、張瑜珍、董舒婷、王子維、趙婉妤
協力:築遠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肯緒照明設計公司、中原大學建築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講者】
1. 蘇富源建築師 ( X-site 第一屆首獎《邊緣地景》共同創作者)
- 蘇富源建築師事務所 / S2 Design, Architects and Associates / Principal Architect
- 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學術委員 / Taipei Architects Association, academic committe
- 國際設計師協會會員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esigners (IAD)
- 美國賓州大學 建築設計碩士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 Arch
- 中原大學建築系 學士 /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B. Arch
■ 蘇富源建築師事務所 http://s2design.com.tw/
2. 邱裕文建築師 ( X-site 第二屆首獎《未知的質域》)
- 共時書寫建築工作坊/負責人
- 任職於大衡建築師事務所
- 2015台北市立美術館 第二屆X-site計畫優勝團隊『未知的質域』
- 2010年起任教於中原大學建築系講師
- 康乃爾大學建築碩士
- 美國/中華民國註冊建築師AIA, New York Chap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與談主持人】
楊宏祥建築師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助理研究員
(1) 台中文創園區之定位 建築修復及再利用 軟體規劃 及營運體系
(2) 文化資產保存活化再利用
- 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生
-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兼任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