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line EventArts

漆志剛/歷史的共鳴:新銳建築師與他們跨越時空的朋友

1,176
1
2019.02.01 (Fri) 12:00 - 05.01 (Wed) 22:00 (GMT+8)Add To Calendar

(誠品敦南店視聽室、捷運忠孝敦化站(板南線))

官方網站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一個新的觀念、甚至是一場革命,大概都是有一群人敏感的察覺改變的必要。雖然新時代的訊息尚未被一般大眾所認知或接受,但這群人開始鼓吹這樣的想法與思考,提出改變的方法,成為一種新銳的態度。 而如今我們不禁想問,現在的年輕世代是否已經開始新一波的時空跨越?或許與新銳建築師一起閱讀他們心中的建築師,可以透過意想不到的共鳴,將新銳建築師與其他建築師的時空聯繫起來,預見即將來臨的新時代。 ※課程時間:19:30-21-30,19:00開始開放入場。

Offline Event

After registration, simply show your ticket from the ACCUPASS App for quick entry.

Entry rules are primarily set by the event organizer.

How to Collect Tickets?
Event Introduction

1971年,建築理論家班能(Banham)寫了屬於洛杉磯建築的書(Los Angeles: The Architecture of Four Ecologies);緊接著1972年范裘利(Venturi)與布朗(Brown)出版了向拉斯維加斯學習(Learning from Las Vegas);1978年34歲的庫哈斯接續著寫下了狂詹紐約(Delirious New York)以及後續關於新加坡等地的觀察。這不但引領60年代前衛建築宣言的轉向,更接續了以城市證據為基底的建築宣言譜系。

 
換句話說,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一個新的觀念、甚至是一場革命,大概都是有一群人敏感的察覺改變的必要。雖然新時代的訊息尚未被一般大眾所認知或接受,但這群人開始鼓吹這樣的想法與思考,提出改變的方法,成為一種新銳的態度。
 

而如今我們不禁想問,現在的年輕世代是否已經開始新一波的時空跨越?或許與新銳建築師一起閱讀他們心中的建築師,可以透過意想不到的共鳴,將新銳建築師與其他建築師的時空聯繫起來,預見即將來臨的新時代。


3/20 總論:跨越時代的建築對話

Alvin Boyarsky論「以畫作戰的建築」開始,談時代轉變的建築思考與行動

 

3/27 Luis Barragán 路易斯・巴拉甘

從巴拉甘的普立茲克演講出發談建築的孤寂、沈默、寧靜、喜悅…

對談│ 沈庭增(沈庭增建築製作/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4/10 Louis Kahn路易斯・康

自然空間中的建築空間?談〈內外雙生的現象是二分或是互補〉

對談│林佩蓉(大林工作室主持人)

 

4/17 John Hejduk 約翰・黑達克

Michael Hays的文章〈相遇〉談具有哲學願望的牆與建築探險

對談│林柏陽(境衍設計林柏陽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4/24 歷史的共鳴

從〈青年建築師的畫像〉談新銳,周旋於科學、藝術、與哲學之間的實踐與啟發

對談│龔書章(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5/01 渡邊邦夫:結構設計的思考

如何透過分析「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發現新的結構秩序

對談│陳冠帆(原型結構工程顧問)對談│陳冠帆(原型結構工程顧問)